死亡約會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死亡約會
原名Appointment with Death
作者阿加莎·克里斯蒂
譯者郭茜、郭維
類型犯罪小說
語言英語
發行資訊
封面設計羅賓·麥卡錫
出版機構柯林斯犯罪俱樂部
出版時間1938年5月2日
出版地點英國
頁數256(第一版精裝)
前作尼羅河上的慘案
續作波洛聖誕探案記

死亡約會Appointment with Death)是英國作家阿加莎·克里斯蒂創作的偵探小說,1938年5月2日由柯林斯犯罪俱樂部[1]在英國初版,同年晚些時候在美國由多德、米德和公司出版。[2][3]

情節[編輯]

老博因頓夫人一家來到中東地區旅行,帶着她的繼子倫諾克斯(及妻納丁)、雷蒙德,繼女卡羅爾,以及小女兒吉尼弗拉。小說開頭,波洛便在耶路撒冷聽到了雷蒙德和卡羅爾的談話,他們準備除掉老夫人,她接管了丈夫埃爾默的全部遺產,並對整個家庭進行獨裁統治。同行人里有法國大夫傑勒德、對納丁懷有友誼的美國人傑斐遜·科普、愛上了雷蒙德的護士薩拉·金、馳騁英國政界的韋斯特霍姆勳爵夫人等人。

薩拉曾經鼓動卡羅爾反抗老夫人的統治,但被拆穿,並聽到老夫人說,永遠不會忘記某個面孔。納丁也鼓動丈夫和她一起逃離,但倫諾克斯遲遲沒有勇氣答應。小女兒吉尼有受迫害妄想狂,聲稱自己是受到追殺的王室成員。一行人到達沙漠古城佩得拉後,一直被肅殺的氣氛籠罩,直到老夫人的屍體在紅色峭壁中被薩拉發現,她的手腕上有一個微小針孔。

波洛應卡伯里上校的邀請介入了調查。他詢問了一眾當事人,得知傑勒德丟失了一個注射器,倫諾克斯4:35和老太太交談後回到營地,納丁約4:50離開婆婆去大帳篷,5:10卡羅爾回營地,而薩拉6:30發現屍體的時候,人死了已經至少一個半小時。博因頓家的人互相遮遮掩掩,比如倫諾克斯就試圖隱瞞回營地時間。因為老太太是精神虐待狂,大家都因她的死感到解脫。

最終,波洛通過心理分析,揭示了事情的真相。老夫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權力欲。她尋找新的獵物,認出韋斯特霍姆勳爵夫人曾是自己在監獄當看守時關押過的罪犯。勳爵夫人假扮貝都因人在傑勒德的帳篷偷了注射器和毒藥,趁老夫人打盹謀殺了她,並令皮爾斯小姐等人相信老夫人。真相揭露後,勳爵夫人飲彈自盡。

小說結尾,吉尼成為了傑出的演員,傑斐遜和卡羅爾,雷蒙德和薩拉走到了一起。

文學意義與接受[編輯]

西蒙·諾威爾-史密斯在1938年5月7日的《泰晤士報文學增刊》上發表評論說:「波洛的許多作風已經被時間所磨平,但他的技巧卻並未打折。他對家庭、心理學家和集體內其他少數人的洞察,他從半真半假和矛盾中篩選真相,他將嫌疑人混成一體,然後逐步排除每個人的嫌疑,這些都是克里斯蒂夫人最出色的風格。只是解決方案顯得平淡無奇,令人失望。」 [4]

在1938年9月11日的《紐約時報書評》中,凱·歐文(Kay Irvin) 寫道:「即使阿加莎·克里斯蒂一篇不那麼突出的小說,也能憑藉對懸念的巧妙處理吸引讀者。《死亡約會》確實沒有發揮阿加莎的全部水平:事實上,它幾乎是所有波洛神秘故事中最不可靠和最令人失望的。它以連篇累牘的心理對話呈現了一個被虐待狂女家長折磨的家庭,幾乎完全缺乏情節。然而,當心狠手辣的老暴君最終被謀殺,波洛審視嫌疑人時,人們會懷着真誠的興趣追隨那些線索,儘管它們平淡無奇。」 [5]

參考資料[編輯]

  1. ^ The Observer, 1 May 1938 (p. 6)
  2. ^ John Cooper and B.A. Pyke. Detective Fiction – the collector's guide: Second Edition (Pages 82 and 86) Scholar Press. 1994. ISBN 0-85967-991-8
  3. ^ American Tribute to Agatha Christie: The Classic Years: 1935 - 1939. J S Marcum. May 2007 [19 December 2015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-10-18). 
  4. ^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, 7 May 1938 (p. 318)
  5. ^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, 11 September 1938 (p. 26)